BloggerAds廣告聯播

身為在資訊爆炸世代的一份子,我們總是在尋找更快、更有效率的方法在做事情,知名企業微軟曾經對大眾做過一份調查,透過問卷讓讓大眾來評估自己的工作生產力。結果顯示,美國人每一週平均工作45個小時,但是在這看似很高的工作時數中,卻有高達16小時的時間是被認定為毫無生產力的!

因此專家們便去分析這其中原因,他們歸納出以下幾點(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犯了以下的錯誤)

1.容易分心

2.同時做太多事情

3.時間管理不當

4.總是在做雜務,忘了真正的目標

5.一直在思考,但缺乏行動

6.搞不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及優先順序

 

俗話說的好,上帝是公平的,祂給所有人的時間都是24小時,不會偏袒任何人,而在這有限的時間裡你需要的是找出你的目標,並針對這個目標做一系列妥善的規劃與運用。而這部分是有方法的。

這邊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用的職場競爭力的五大心法:

1.排定自己的工作進度:

拿出一張紙,寫下所有你工作上該做的事情,並逐一去審視,去蕪存菁!接著每日按部就班,依序完成自己訂定出的事項,甚至是超前自己定義的工作進度,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主管的臨時交辦事項!

 

2.鍛鍊工作紀律:

透過鍛鍊自己的工作紀律,可以有效的提升你的專注能力。鍛鍊紀律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決定好今日的工作清單後,心無旁鶩的去執行當下的事情,不被外務所干擾。

 

3.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環境:

任何都是喜歡在優質的工作環境下工作,但這邊講的工作環境並非高尚的裝潢或是零食配咖啡,而是一個可以讓你靜下心來,專一完成手上當前工作的環境,每個人都不同,以我來說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是聽著音樂的,對我來說聽音樂是一個可以讓我屏除外在聲音,心無旁鶩工作的好方法。而你,找到了屬於你的方法了嗎?

 

4.有效的工具及方法:

找出能替你有效提升生產力的系統或工具,例如google的日曆是幫我排定所有的時程表,而google keep是我的隨身便利貼,讓我隨時記錄一些瑣事或想法。感謝現代科技的進步,有許多的app或電腦軟體可以協助我們提升工作能力。但工具不求多,要的是連貫性與實用性,有的人下載一堆工作助理軟件,實際上用的卻不多,甚至完全沒在用,實在很浪費資源,也期許大家可以找出自己工作的方法及適合自己的工具。

 

5.聚焦在你的目標:

找出你的目標,這點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透過定義目標,可以規劃出要達成目標的方向及進度,接著再去執行,執行後再持續修正,但最終的目標是不變的。而定義出工作的目標也有助於提升上述所說的工作紀律,因為當你認真看待這件事時,你就會全力以赴的去完成它!就像是管理學家柯維所說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最重要的事一直當成最重要的事!

 

撰文/陳建夆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創品牌創建初期,通常最令老闆苦惱的絕對是「沒有源源不絕的客戶阿!!!」,而此時若行銷主管沒有一個最具戰略性的行銷策略,那公司的前景就只能用「呵呵....」來帶過。但這也不一定啦!若老闆的口袋夠深也是可以透過金錢戰術來達到一定的效果。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張董、郭董阿~此時就需要透過低成本的方法來達成初期客戶群的建立,也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給大家一些啟發及思考,讓小資本的老闆們能夠用最低成本建立最一開始的客戶群。

而這邊所要跟大家分享的最具戰略性的決策方法就是「盡快找出你能夠滿足某特定族群的產品或服務」無論經過多少次的修正你都必須要達到這個目標!當你找出這群人時,你必須要做出令他們眼睛為之一亮的產品,因為沒有令人驚艷的產品就代表這產品不符合客戶需求,這也意味你絕不可能花零預算去贏得你的前一萬名客戶!試著去想想,為何InstagramGmail推出時,為何會有一大票的人願意註冊去體驗他們的服務?因為他們讓某些特定族群感到驚艷,覺得這項服務根本是為他們而設計的!而這項體驗將能夠帶動口耳相傳,直接做到讓客戶替你行銷,這也是企業要的反應!每個企業必須設法策動此舉,而不是在原地靜待奇蹟的發生,因為這不是奇蹟,而是有計畫性的動作。

每個企業都努力替自身的產品(服務)對外做實體行銷、數位行銷與媒體公關,花下大把鈔票為的只是曝光及觸及大量人群,從中去抓取忠實的客戶,這並沒有錯!(要是我超有錢我也會這樣做),但接下來企業必須要跟他們的客戶一起成長,一起努力,一起改變,記住!當你擁有第一批客戶時,請用心去聆聽他們的想法及建議,這將幫助你創造你第一批零預算的大量客戶。

 

                                                             撰文/陳建夆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觸電商這個領域也一段時間了,這期間學習了架站、攝影、修圖、影音以及各式行銷工具,其中當然也包含了SEO。也許有人不知道SEO是什麼?這邊簡單講解,SEO全名叫做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中文叫做搜尋引擎最佳化是一種透過了解搜尋引擎的運作規則來調整網站,以及提高目的網站在有關搜尋引擎內排名的方式。研究發現,搜尋引擎的用戶往往只會留意搜尋結果最前面的幾個條目,所以不少網站都希望透過各種形式來影響搜尋引擎的排序,讓自己的網站可以有優秀的搜尋排名。

為什麼會提到這個呢?因為我發現很多人都努力在網站的SEO上,努力的替公司提升網站的排名,增加點閱率,但似乎大家沒注意到其實自己本身也是可以做SEO?

在各式商務場合上交換名片,讓別人知道你是某領域的專家,當有該領域的問題時,搜尋腦中的名單浮現你,是人生的SEO

努力耕耘自己的專欄,創作自己的文章,讓大家知道你有這方面的專長,也是人生的SEO

經營自己的社群人脈,擴大外部連結,串聯各式各樣的資源,也是人生的SEO

努力經營「自己」這個品牌,是成功的不法法則,就像是世界銷售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喬吉拉德,年輕時他是位汽車銷售員,他與人碰面第一句話永遠都是:「您好,我是喬吉拉德,很高興為您服務!」。發名片時更是特別,一般人都是發一張,而他是發一盒!這讓人對他印象特別深刻,以後有要買車時,腦海中自然會浮現喬吉拉德,知道買車可以找他。

但也是有很多人不懂的經營自己的SEO,他們覺得只要努力做,總有一天會被伯樂發現。問題是現代是個資訊爆炸的世代,不學會表現自己的專才,不學會經營自己這個人的品牌,不懂得展示自我,很容易被其他的懂得經營「自身品牌」的人給比下去。那與其在那邊怨天尤人沒有伯樂賞識,不如先好好經營「自己」這個品牌,先讓別人知道原來這一有一匹千里馬,有需要人才的伯樂快來喔!才是上上策!

 

撰文/陳建夆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3-3收入分配法,你可以跟我這樣做

 

「分配」的重要性,這篇我會繼續針對現金流收入分配來分享,起因不少人寫信來尋求理財解答時,正是卡在預算分配的問題上。不過有件事要先招供,我並沒有持續地用這方法在做收入分配,但它對剛起步或追求更簡單系統的人確實很有幫助。在開始前我先講一下「3-3-3分配法」的優點與缺點。

先講缺點:

  • 所設定的存錢目標無法太精確。
  • 比較適合生活必需費用占收入不高的族群。

優點很多:

  • 這系統超級簡單,上手很容易。
  • 只需擁有二個銀行帳戶就能完成。
  • 有自動花費門檻的功效在。
  • 經過改良後,適用的族群可以變較廣。

先解釋為什麼這方法在過去沒能讓我持續地用下去,原因是我後來就升級成多帳戶的管理法,才能讓我在存錢目標上做比較精確的計畫。不過當初我還在讀書和後來初入社會這階段,這簡單的分配方法真的幫了我很多,而且在我自己使用一陣子後,我也稍做改良把它變得更全面性些。

二步驟上手「3-3-3」收入分配法

步驟一:將收入拆成三份,每份1/3

第一份做{投資理財}:存下來做為日後投資用的本金,是為了提早財務自由而存下的錢。
第二份做{生活消費}:必要的食衣住行育樂、房租、保費都控管在這份裡花用。
第三份做{儲蓄預備}:這部份可做為臨時支出或暫時的緊急預備金。

步驟二:準備2個銀行帳戶、1個信封

每月領到薪資收入時,就將投資理財與生活消費的錢分開存放在二個銀行帳戶裡,再把剩下三分之一的儲蓄預備金領出來放到現金信封袋。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把現金留在身邊有些風險,不過這麼做是為了要保留兩個好處:分離與警示。原因稍後會再解釋。

舉例:小敏是個粉領族月領42,在5號薪水進到薪轉帳戶後,先將三分之一(14)的錢轉到投資理財帳戶,下班後再到 ATM 領出14的現金放到儲蓄信封袋裡;最後留在薪轉帳戶裡的14就是用做生活費提領。接下來她就可以放心的去看雲海、露營、泡溫泉了。

3-3-3」進階改良

只是這裡有個盲點,相信不少人的生活費隨便都超過三分之一收入這個基準。所以後來我就再改良加入一個守則:若是生活費提前用光,就從儲蓄現金信封袋裡「拿出1/3」來花用。換句話說,就是「3-3-3」中的「3-3-3」。

舉例:小敏在當月20號時銀行裡的生活費不夠了,此時她就從儲蓄信封袋裡拿出5,000元現金(約為141/3)當作後來的生活費。

所以這就是為何「儲蓄預備」是要用現金方式保存,因為當你每個月開始動用到那包現金時,心態上看到袋裡現金消失的節制效果會比花銀行帳戶裡的錢來得高,等於是幫自己踩煞車而不會過度消費。同時為了追求簡單,在不增加銀行帳戶數量下,用現金袋也是分配預算不錯的方法,這就是前面所說的警示與分離效果。

以此類推,每個月最多花在生活費用就只會是第二份與第三份加總的錢,占收入的66%,剩下的33%就是存去做投資理財,這種控管方式因為超~簡~單,所以很好上手執行。至於如果當月第三份儲蓄現金袋裡的錢沒用光時,就可以先存成緊急預備金,多餘的再轉存到投資理財帳戶,讓自己往財務自由的速度再快一些

3-3-3」是種很簡單的收入分配觀念,如果你對執行預算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或是多帳戶管理覺得有些複雜不好持續,建議就從這種簡單的管理方式開始,讓自己擁有分配收入的能力,幫自己未來過更好的人生。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務人員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

在談到如何「議價」之前,我必須先從「銷售」談起。早期台灣人對於做「業務」、也就是「銷售」的普遍看法和心態,都是非常負面的。

業務工作的終極目的在「影響顧客」

80年代的台灣,大學主修電子、電機或電腦專業,並且在外商公司上班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擔任軟體系統工程師或是硬體維修工程師;對於擔任銷售工作,普遍都有一點抗拒的心理,家人往往也抱持反對的態度。

當時大部分人的理解,銷售就是靠一張嘴,說得天花亂墜,目的就是推銷產品;擔任軟體或硬體工程師,才算是個真正的「工程師」,比較受人尊敬。

在大陸高科技圈子打出響亮名號的孫振耀,和鴻海集團副總裁暨亞太電信董事長的呂芳銘,都是我在惠普台灣時的同事;剛開始加入惠普時,他們都擔任軟體系統工程師。他們後來在轉為銷售工程師的時候,也都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和說服家人的過程。

銷售人員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影響別人的能力」。

在最近老友相聚時,他們紛紛表示,當時轉為銷售工作,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銷售工作不僅提升了他們的高度、擴大了他們的視野,而且銷售真的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

除了需要有銷售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之外,一個成功銷售人員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影響別人的能力」;而這也是一個成功領導人所必須擁有的基礎能力。

業務是「傳達價值」的工作

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必須把自己公司和產品的「價值」傳達給客戶;同樣一個產品,對於不同需求程度的客戶,就會產生大小不同的價值。

例如一瓶價錢上萬的法國波爾多紅酒,對於滴酒不沾的人來講,是沒有價值的;張大千的仕女畫對於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來說,可能價值幾百萬,但是對於不懂又不喜歡國畫的人來說,也是沒有價值的。

因此,一個銷售人員要把公司和產品的價值傳達給客戶,除了對自己公司和產品有充分的了解之外,還要非常瞭解客戶的行業和客戶的需求,才能夠真正打動客戶的心,創造產品最大的價值。

銷售人員努力工作的成果,最後都體現在和客戶簽約成交的一刻;而在簽約成交之前,必定會經過的一個階段,就是議價。

假設今天議價的對手就是客戶的採購部門,他們不跟你談別的交易條件,就只跟你談價格,那麼根據我前面文章所寫的,只談價格的時候就是一個「零和遊戲」,很難達到雙贏的結果。

在這種情況之下,該怎麼談判?該怎麼議價?

考驗業務人員的瞬間

其實客戶已經做了決定,議價只是形式而已。

這一刻,就是檢驗銷售人員前期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時候了。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在議價之前,其實客戶已經決定了要買你的產品、或是買你的競爭對手的產品。議價只是走一個形式而已。

我從來不相信,買任何對於公司未來影響很大的產品,完全是依靠價格而來決定;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那麼跟在傳統菜市場買白菜有什麼兩樣呢?

如果完全靠價格來決定跟誰買,這只說明了要買的這個產品對公司來講價值並不高、而且是一個沒有差異化的商品,所以跟任何一個供應商買都一樣。

通常造成這種情況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銷售人員沒有做好工作、沒有把公司和產品的真正價值傳達給客戶。

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議價。

議價避免吃虧

議價時,買方只有兩種心態。第一種就是,已經決定要跟你買了,但是還是要殺價。這種情況下殺價的目的就是「不吃虧」。

因為,你的產品肯定不是只賣他們,你同時也會賣給他們的競爭對手。但是你賣給他們競爭對手什麼價格,他們不知道。

如果買的比競爭對手價格高,那麼他們就會承擔了高成本的競爭劣勢;他們可能會問你賣給競爭對手什麼價格,你基於保密協議肯定不能說,即使你真的告訴了他們,他們也不會相信。

這種情況,買方心裡沒有底價,因為殺價殺多了怕你跑掉就買不成。殺少了,又怕買的比別人貴。所以第一種議價的心態,就是「避免吃虧」。

議價撿便宜

第二種議價的情況是,買方已經決定買你的競爭對手的產品,不買你的產品了。但是他們為什麼還要跟你議價呢?

銷售工作其實就是一種服務,客戶在做採購決定前,都會要求所有供應商提建議書、提報價、提供樣品、參觀公司、產品展示等等。

在你做了種種工作、滿足了他們所提的要求之後,買方會覺得欠你一份人情;這時,即使他們已經決定不跟你買了,還是會給你一個機會,跟你議價。

在這種情況下議價,通常都是大刀一砍,根據你的報價砍個三成四成都是常有的事。理由很簡單,我們就這麼多預算,如果你們真的想成交的話,那麼就要降價到我們的預算目標。

瞭解買方的心態,對於議價談判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我過去常碰到一些沒有經驗的銷售,他們工作沒有做好,也不知道客戶已經決定買競爭對手的產品,反而回來跟公司說:我已經成功銷售了,就看公司要不要這個生意;要這個生意的話,就必須接受他們砍價後的價格。

碰到這種砍價的方式,如果你知難而退的話,那麼買方也算對你有一個交代;如果你存心虧損,忍痛接受買方要求的價格,那麼可能有兩種情況出現。

  • 第一種就是,買方又不斷的提出了價格以外的新要求,讓你無法接受;這時候你應該非常清楚買方送出了拒絕的信號。應該知難而退,生意不成情義在。
  •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買方同意簽約成交;這種議價的目的,我把它稱為「撿便宜」。雖然買方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但是如果你真的肯在價格上做這麼大的讓步,那麼就是撿到一個大便宜,跟你簽約成交,也是贏了。

瞭解買方議價前的心態,對於你在議價時該採取的談判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議價避免吃虧」的情況,你也不能夠就吃定了對方,在價格上毫不讓步。因為採購也有他們的KPI,不能不讓他們有點績效和成就感。

這時候就可以提出其他的交易條件和價格一併談判;那麼利用我前文分享的談判技巧和策略,應該可以很容易地達到雙贏。

對於「議價撿便宜」的情況,你要嘛就是怎麼讓步都成交不了,要嘛就是準備犧牲價格做虧損的打算;銷售工作沒做好,再怎麼好的談判策略和技巧都沒有用。

結語

以上我所提到的技巧,不僅僅是用在議價上。任何只談一個項目的談判,通常都會造成零和的局面;但是在上談判桌之前,必須要能夠掌握住對方的心態。

到底對方的心態是想要談成呢、或是根本準備談不成?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貿然進入談判室,你就只能夠任人宰割了

 

更多電商資訊請搜尋:千軍萬馬跨境電商創業贏粉絲團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B廣告新規定,廣告是否變得更自由??

 

 

FB之前為了惡意防止不良廣告曝光在群眾面前,長久以來對圖像廣告有文字限制,就是文字不能佔圖像面積超過20%。但現在FB取消了這限制。將廣告圖像分區分為四個層級。但這並非品牌將會有更大的廣告自由,可於在圖像加入更多元素。根據不斷測試結果,得到以下三項結論:

 

 

1.《全螢幕互動廣告》


 

   透過《全螢幕互動廣告》的做法繞過圖像文字限制的方法。全螢幕互動廣告猶如一個迷你網頁,品牌可自由結合文字、影片、圖片製作多元化的內容與粉絲互動。根據Facebook報告,觀眾平均花31秒在全螢幕互動廣告上,這比短片18多出70%

 

2. 《沒有了網格20%限制,但變得更嚴格》


此次最大改變是改變以往的「網格算法」,文字的位置並不重要,只要文字越多觸及率就越低!!。但這並不代表FB限制放寬。在測試中,近70%不合格的圖像依然會落入觸及受限制級別,即「觸及率非常低」或「無法刊登」。
在可正常刊登的30%中,所有圖像都是因文字位置分散,實際文字數量很少。由此可知,FB的廣告操作手法,品牌還是在圖像中少加文字比較好。

 

3. 《高密度的圖案》


我們發現經過測試有部分圖案有被「誤判」的情況出現,亦即圖案沒有超出規定但還是落入觸及受限制級別。高密度的圖像誤判率亦比整體高出64%。因此,建議品牌在發佈廣告前先利用「Facebook的文字覆蓋率工具」檢查圖像,以避免被Facebook限制觸及率!

 

其實要吸引新顧客及留住舊粉絲,適合的內容策略才是最核心的關鍵。

了解更多行銷新知即刻加入【千軍萬馬跨境電商創業贏】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ibameyec/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忙碌的生活中替自己找到一點小確幸!

三分鐘也能泡出一杯好茶

今天來教大家如何簡單的沖泡一杯獨特金萱鮮奶茶吧!

金萱鮮奶茶()

準備材料

●鳳茶棧 - 金萱立體茶包:2

●鮮奶:150c.c (品牌不限,以自己喜好為主)

●沸水:200c.c.

●白砂糖:12g (超市有賣16g的砂糖,1包約50)

●馬克杯:1個約400c.c.

 作法】  

Step 1首先將2個茶包放入馬克杯中,注入200c.c.沸水,浸泡6分鐘。

 

Step 2等待浸泡時先將150c.c.的牛奶加熱,可於便利商店購買時請店員先行微波,自行微波請務必小心微波時間不要太久、溫度不要太高,以免沸騰時牛奶溢出。

Step 3過了6分鐘後將金萱茶包取出,再將150cc熱牛奶倒入200cc的金萱茶中,均勻攪拌後即可享用金萱鮮奶茶囉!

Step 4若您喜歡甜甜的奶茶口味,可根據您對甜度喜好加入適量砂糖,建議可放市售的糖包,喝慣市售手搖飲料的甜度的朋友,糖包可斟酌添加

Step 5均勻攪拌後迷人的金萱鮮奶茶就完成囉!

 

小提醒自行加熱鮮奶的朋友請務必小心,牛奶加熱沸騰後會產生大量泡沫,容易溢的到處都是,請特別小心!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龍茶製作--烘焙
烘焙,在茶農制茶過程中的情形,是茶葉經過數次揉撚及熱力烘焙後,茶葉外形逐漸緊結,水分也慢慢消散,隨後進行乾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葉的香氣、滋味,去除菁 臭味及減輕澀味,使茶湯芳香甘潤 對喜愛喝茶的人來說,如果茶葉出現受潮、雜味、臭菁味等問題時,怎麼辦呢?將茶葉丟棄嗎?還是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或預防方法呢?提供一個建議,不妨將茶葉烘焙,那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茶葉的後半段烘焙,是因為茶葉由茶農製成茶後,茶葉中的水分、雜味、臭菁味未去除盡,而成品茶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使茶葉變質,香氣散失,茶葉在三個月內走味,甚至一個月就走味了。再次烘焙卻可解決上述問題,可以說茶葉烘焙主要目的在去除水分、雜味、臭菁味,增加儲存空間,延長茶葉存放壽命,附帶的也能焙制出特殊的口感、獨特的香氣,配合每一個愛茶的人,得到所喜愛的茶湯風味與口感。
 
 
1. 認識炭焙先瞭解烘焙
  烘焙,在茶農制茶過程中的情形,是茶葉經過數次揉撚及熱力烘焙後,茶葉外形逐漸緊結,水分也慢慢消散,隨後進行乾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葉的香氣、滋味,去除菁臭味及減輕澀味,使茶湯芳香甘潤。在焙火上,茶菁焙火的程度可分為輕火、中火、重火三類,一般通稱輕火茶為生茶,中火茶為半生茶或半熟茶,重火茶為熟茶。所謂焙火程度系指在製作時烘焙的次數及時間的多寡與長短而言,消費者買茶後,若要改變茶湯味道,或要儲藏,都至少要再焙一次火,也就是茶葉的後半段烘焙。
 
目前,茶葉烘焙的方式有數種,如用焙茶機、電焙籠等, 而炭焙是令人矚目的烘焙技術。其操作過程包括起火、燃燒、覆灰、溫度控制等,不僅耗時費力,又需專業性和經驗,為一極不容易控制的茶葉烘焙方式,而且如操作失敗,會使茶葉品質劣化,成品帶煙焦味。然而,炭焙可得特殊風味的優點,並使茶葉得到較長久的貯藏,仍吸引著許多人趨之若鶩。
 
 
2. 焙茶師說炭焙奧秘
炭焙茶吸引無數愛茶客,主要原因在於特殊茶香及能儲藏久,其茶香味有清香、熟果香、濃茶香味,放久一點會有早期蒸豆腐的豆香,更上一層會有人蔘味,那至少要三十年以上的歷史。這些茶香的形成,都有賴於焙茶師的焙茶功夫。然而,烘焙需要注意什麼事?坪林茶業博物館館長梁祥田認為,「識茶是烘焙前的重要步驟,在烘焙之前,必須對茶的整體結構有相當程度的判別與評定能力」,也就是說毛茶的選擇很重要,如沒有好材料,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九壺堂詹勳華則認為:「毛茶在選擇上,最重要的是在萎凋時走水要走的快,烘焙的人對走水要很瞭解。」毛茶與焙茶的關係就像木材與油漆,塗得好會很漂亮,但如果木材裡面爛掉,很快地還是可以看到缺點。茶葉品質差,要提升品質,方法即是烘焙。良友茗茶陳德良則認為買毛茶來烘焙,比較沒有損耗茶葉,也比較好處理。
 
從炭焙技術上來說,每位焙茶師的做法不盡相同,此僅從焙茶數量、焙茶時間、焙茶技術作比較。 在焙茶數量上,曾任石門鄉農會推廣股股長十餘年,現為八鼎炭焙茶研究中心負責人李兆傑表示,炭焙茶一焙大約六、七斤剛剛好,比較好控制。炭焙利用木炭燃燒產生熱能,熱能會像針一樣有穿刺作用,有辦法將茶葉焙入深層,滲透到葉莖裡面,能將臭菁味揮發出來。九壺堂詹勳華則認為炭焙一般三、五斤,茶的變化會比較均勻。他形容炭焙是少量烘焙,量身定做;烘焙機則是數量大,整批生產。電焙沒有辦法像炭焙做到這樣精准與變化多,因電焙是上下味道不一樣,也許下面的茶可以了,但上面的還不行。
 
在焙茶時間上,李兆傑認為輕焙約四十五分至五十五分鐘,中度焙火約九十分鐘,重度焙火約二小時到三小時左右,而且重焙火要重複焙好幾次,由於每人焙茶習慣不一樣,焙茶時間可作為有心焙茶者參考。
 
在焙茶技術上,包種茶的香氣如果走味,烘焙時需特別注意,要發揮清香,溫度不能太高,溫度高,茶香呈焦味,如果烘焙得法,茶湯宜采淺金黃色為主,相信包種茶的品質會更高。另外,炭焙茶葉時,為了彌補茶農在制茶過程的疏失,必須聞其味,觀其茶色,在焙茶時予以調整。一般只以定時、定溫烘焙,有時無法抓住茶的特色,李兆傑建議電焙機的使用,重要的是出風口,茶葉烘焙時出風口所出的雜味,最好再由入風口吸入,解決方法是將出風口以軟管拉到窗外,口朝下,在焙茶時雜味、水分才有辦法完全去除。而電焙籠焙茶方式他則建議將電焙籠底部墊高,(最好的方式是以三塊磚于圓周平放),因電焙籠焙茶離地面太近,地面水分會直接被茶吸收,如以磚塊墊高,水分能藉空隙往外排,竹籠外面以棉布包著,上面覆蓋棉布,留約十五公分當出風口,在離電焙籠約二公尺處,放小電風扇,以微風旋轉,雜味、臭菁味才能借著風的旋轉予以揮發,而水分也會從電焙籠下空隙去除(但茶葉不需挖洞,以平放就可),這是焙茶必須注意的,如能掌握技術與技巧,就不難將茶中的苦澀味去除,轉為香、醇、濃、韻特殊口味茶。
 
詹勳華則認為,炭焙的困難點是燃燒面上蓋灰,熱氣上揚的輻射熱,如遇到磁磚不會輻射,有些人焙不好茶,是因焙爐外貼磁磚,裡面做鐵板,這樣木炭就發揮不了功效,所以他建議用傳統的磚灶,磚灶用耐火磚更好。
炭焙其它注意事項:
 
在炭焙次數上,詹勳華表示,可分好幾次烘焙,一次烘焙像水彩,一次上彩,顏色暈開還有不足的地方,第二次上彩的時候,可針對第一次做修飾,所以焙茶經過數次,更能把茶性表現出來。在焙茶的思考上,如包種茶焙成一分熟,也可以把它焙成三分,因為同樣的茶會有不同的質感與不同的變化,焙茶者應盡力去詮釋它,猶如插花,也許花要三、四朵,但如一朵可成立,就一朵。同樣的茶給予不同時段去焙,只要味覺是平衡的,就去發現它不一樣的風貌。
 
其次,在炭焙燃料的選擇上,目前大致分為:「有煙木炭」,如相思、越南進口木炭,起火後煙味濃,不適合焙茶;「龍眼木炭」無煙,是目前臺灣最適合炭焙的材料;「荔枝、芒果樹木炭」由於燃燒時有股特殊味道,比相思炭好;「安徽松炭」,無煙,有股特殊香味,但由於難求,成本高,所以仍以龍眼炭最適合最為炭焙的燃料。
其餘,像焙茶時應注意茶葉的變化,炭焙茶完全靠嗅覺,所以在焙茶時,要去翻茶,使茶葉製造過程中的發酵不足所產生的一股味道,再靠炭焙調整去除掉,炭焙茶技術精的話,可 以把它轉為另一種特殊的香味,這也是炭焙時值得注意的事。
 
購買炭焙茶須知:炭焙茶是焙茶的最高技術,茶湯口感風韻獨特,令人一飲難忘,然而有些茶是不用烘焙的,像龍井、碧羅春、白毫烏龍綠茶、紅茶、花茶等,如果烘焙,它的香味會流失掉,所以這類茶不用焙。一般會焙的茶葉是青茶類,如包種茶、凍頂烏龍茶、木柵鐵觀音等,這一類茶比較需要烘焙。提供幾項選茶建議,作為購買炭焙茶時的參考。
 
在茶渣的辨識上:炭焙過的茶葉,泡過後,如果軟軟的代表炭焙技術佳。電焙茶葉渣會較沒彈性,炭焙茶拿捏的好,茶渣有韌性,拉扯較不易斷。
 
在湯色上:電焙的茶湯湯色較渾濁,炭焙茶湯上面會很亮麗,像一層茶油。
 
在味道上:電焙在沖泡時很香,喝時則淡而無味,炭焙茶在聞時不香,喝完口中會留有茶的香氣,可以說電焙茶香氣如曇花一現,炭焙茶如打太極拳,後勁連綿不絕。
 
在乾燥度上:炭焙茶葉一搓碎掉,品質比較好,代表它裡面沒有含水分,若揉時不碎,代表裡面含有水分。
 
至於炭焙茶何時喝比較好,良友茗茶陳德良表示,半生熟的炭焙茶整天喝也是會使人的胃受不了,一般是吃飽飯喝,喝的量不要多,也儘量不要吃蜜餞,會影響茶湯口感。又茶葉烘焙後,會有火味,所以茶買回後,放一兩個禮拜以上最好,待火味消除,香氣會轉回,如不趕著喝,放個兩三個禮拜,越好喝。他也建議買炭焙茶時,如不知如何買,可改問茶湯是什麼顏色?或喝下時是喉嚨甘甜,還是口中甘甜,就可以買到自己所想要的炭焙茶。
 
總之,從古至今,焙茶與制茶一樣不容易,炭焙更需要技術,只要能抓住茶的特性,及瞭解茶葉製造過程中的缺失,予以補正、烘焙,相信如果是焙茶師,技術將日益精進;是愛茶人,將越有機會買到好茶,而且能擁有越陳越香的好茶。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起源於中國
唐,陸羽《茶經》
  茶的起源巳不可考,根據陸羽《茶經》的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說,當為茶葉藥用之始。另傳說神農氏在樹下燒水休息,一陣微風拂過樹梢,幾片翠綠的茶樹葉隨風飄落在燒開的水中,神農氏飲用後發現茶水變得清香甘甜,飲後更覺神清氣爽,精力充沛。茶從此便常為中國人飲用了。雖然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無法驗證茶在中國的確實起源,但學者們普遍認為,早在公元前三世紀之前,茶在中國就已經非常盛行了。

唐,陸羽《烹茶圖》 然而在中國史料中,直到公元前三世紀才出現了有關茶葉的記載,當時並沒有“茶”這個字,而以“荼”來記載,不過人們似乎把茶當成草藥或滋養品。後來,人們開始種植茶樹,並逐漸發展乾燥和加工茶葉的方法。後來,茶葉被當作貢品獻給皇帝,客棧、酒店和飯館也開始提供茶水的服務與販售。公元四、五世紀時,茶葉也開始被當作商品用來與中國鄰近國家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


 普及於唐朝 
唐,張又新《煎水茶記》 到了唐朝(公元618__907年),茶被擴大普及成為大眾化飲料,並從王公貴族走向平民百姓。茶不再只當作藥品使用,由於其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而成了當時流行的飲品。中國字“茶”這時被普遍使用成為正式代名詞。茶的製作和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複雜的儀式,而且茶葉的栽培和加工也逐漸有了標準與規格。當時茶聖陸羽的《茶經》一書便詳細記載茶的起源、特徵、品種、加工過程、器具、茶的沖泡、茶具、不同地域的水質、茶的藥性以及飲茶的傳統習慣等。

 轉變在明朝 
 中國生產的茶在明朝(公元1368__1644年)之前全為綠茶,而且為運送方便大都製成茶餅。明太祖時,發布詔令,廢團茶,興葉茶。並設有茶司馬一職專門司茶貿易事。從此貢茶由茶餅改為散葉茶,由於飲用習慣的改變,紅茶和花茶是在明代被發展出來。紅茶的生產方式解決了茶葉因長途運送而失去風味與香氣的問題,並逐漸為歐洲廣為接受。

清,陸廷燦《續茶經》 起落的清朝 
 清朝(公元1644__1911年)是中國茶葉在歐洲市場最為熱絡的時期。康熙年間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大量採購中國茶並運送回英國。之後並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驅。光緒年間,由於國際情勢的變化,英法等歐洲諸國開始從印度及錫蘭等地區購茶。中國亦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考察茶葉產制,並引進部分製茶機械,回國宣傳茶葉機械化製作技術和方法。

 茶在西方 
˙啟蒙的歐洲 
 茶被帶到歐洲大約是在十七世紀初期,當時荷蘭及葡萄牙兩個國家都與中國有著海上貿易,他們起初是進行絲綢、綿緞和香料貿易,不久又開始了茶葉貿易。荷蘭把茶葉轉而輸出到義大利、法國、德國和葡萄牙。並引起法國人和德國人的濃厚的興趣,但除德國北部東弗列南(East Frisia)地區和法國部份上流人士外,茶並未真正被列入日常飲品。但是,到十七世紀末,咖啡成了德國和法國最為流行的飲料,只是在俄羅斯及英格蘭,茶葉市場還在不斷拓展中。

 英國的流行 
 在1658年,茶首次出現在英國的歷史記錄中。"Tcha"、"Tay"、"Tee"被當時商人引由稱呼,並以誇張的療效作為賣點。茶在1662年發生了極大轉變,由於當時愛好飲茶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成了英國的新皇后,婚後她開啟用茶招待王公貴族的習慣,因此茶這種飲料開始在貴族與富人間流傳。十八世紀,茶成了英國最為流餐行的飲料,且取代替了酒在餐中地位。

 午茶的開始 
 十九世紀初期,茶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飲用,特別是在晚餐後飲用以幫助消化,午茶則是由英國公爵夫人安娜所發明的。安娜(Anna)是貝德褔特(Bedford)公爵的第七位夫人,由於英國貴族的用餐習慣中小午餐和晚餐之間相隔時間很長,為了消除由於飢餓引起的不適,她讓僕人拿一壺茶和一些小點心到她房間,結果她發現這種午茶安排非常愜意,並開始邀請她的朋友們與她一起享用午茶。不久,這種午茶的活動讓倫敦所有的上流人士都沈迷其中,發展出英國人午茶的習慣。

 茶在亞洲
˙印度的開發 
 到1800年,鴉片引發了中國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危機迫使英國考慮另闢茶葉生產地,北印度由於其適宜的氣侯和海拔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茶葉種植地。英國人多次將中國茶樹移植到印度東北的阿薩姆地區及北部的大吉嶺地區栽種,卻一再失敗。直到1823年在印度阿薩姆發現土生土長的茶樹,此新發現茶種就是現今阿薩姆茶樹的前身。英國人隨後在阿薩姆地區開闢出一個小茶園,並對阿薩姆茶樹實行商業化種植。阿薩姆的第一批茶葉於1838年運抵倫敦,印度茶區的拓展於是在英國商人的全力支持下,成為英國的另一主耍茶葉來源。至於大吉嶺茶區,則在英國人歷經多次的中國茶樹移植,最後也成功地在大吉嶺地區培育出茶樹,也成就了大吉嶺的世界第一好茶的商業價值。此後阿薩姆與大吉嶺的茶樹種植,又擴展到了印度其他地區、與錫蘭島。

˙錫蘭茶的誕生 
 斯里蘭卡在1972年改國號前就稱為“錫蘭”,是一個有二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度。斯里蘭卡在1860年前一直以咖啡為主要生產作物,但在1869年咖啡鏽蝕病的出現造成全島的咖啡樹幾乎死亡殆盡。這種讓咖啡樹猶如生鏽並枯萎的咖啡浩劫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毀滅的艾密莉(Hemileia Vastatrix)"。斯里蘭卡在咖啡浩劫後就成了英國的另一個茶葉拓展地區,1867年蘇格蘭人James Taylor成功的移植茶樹於此,開啟了錫蘭紅茶的歷史,至今紅茶仍是錫蘭(斯里蘭卡)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其年產量高達30萬公噸。現今的錫蘭紅茶茶樹多由中國茶樹與阿薩姆茶樹改良配種而成的。自英國人在印度阿薩姆及斯里蘭卡另闢茶葉生產地後,之後仍有其它茶區被發掘,中國、印度及斯里蘭卡逐成為世界三大主要產茶國。

 茶在美國 
˙美國著名的波士頓茶葉事件
波士頓茶葉事件 隨著英國人移民北美,茶葉因此進入美國,也見證了美國獨立事件。當時的茶葉是由英國貿易商輸入美國,早於1765年英國訂定航海法與印花稅法,強勢從殖民地貿易中課稅獲利的作法,引起當時英屬北美第一大城波士頓人民不滿,之後1770年英軍打死當地數名平民的波士頓慘案,接踵而來1773年4月英國通過"茶葉條款"徵收高額茶稅,波士頓人民為反對該條款,於12月16日夜間喬裝成印地安人,將停泊於波士頓港內英船裝載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傾倒入海,報復英國的"茶葉條款",英國國會逐而通過一連串懲罰法案,要求賠償茶款,並封波士頓茶葉事件-印地安人倒茶葉入海鎖波士頓主要經濟貿易樞紐的波士頓港口,這即是著名的波士頓茶葉事件。此事件後,由來已久的積怨,終於在1775年3月,當地民兵與英軍交火,開啟了美國獨立戰爭。
 從茶葉進入到美國,歷經二、三個世紀,美國發展出大杯快速的加糖冰紅茶,成為美國飲食文化中不可獲缺的一環。 
 現今冰紅茶仍是美國人最為普及對的茶飲,至於較具質感的茶飲,美國人仍習慣高發酵的茶葉特性,連烏龍茶在美國,都是重烘焙的茶款較能被接受與喜愛。

 日僧的傳遞 
日本僧人 最澄大師日本僧人 榮西 依記載茶最早傳出中國應該是在唐朝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當時日本僧人最澄大師來中國研讀佛經,並從中國帶茶籽及茶樹帶回日本栽種,深得天皇喜愛,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直到宋朝,另一日本僧人榮西帶回中國的粉末綠茶與佛教教義,譜出日本獨樹一幟的茶道文化,也讓飲茶在日本成為一種高尚的享受。


 駝隊、絲路與俄羅斯 
 1618年,明朝皇帝派遣欽差大臣,將茶葉繫以紅絲帶,原赴俄國,餽贈俄皇,是中國茶葉以高貴貢品首次在俄羅斯現身。其後中俄簽訂貿易協議後,以駱駝隊載著毛皮、茶葉經由絲路來回穿梭於中俄,由於駱駝隊行腳非常緩慢,茶葉從中國送達俄羅斯常需時一年半載,因此價格昂貴,只有貴族才有能力負擔飲茶的高額費用。

 關於伯爵茶的典故 
 伯爵茶的起源有著不同的說法。相傳清朝光緒年英國外交使節團到中國完成外交任務,滿清官員以此調以柑橘佛手柑油的中國茶作為贈禮,英國外交使節團回國為了討好當時新任英國首相查理葛雷伯爵(Earl Charles Grey),使獻上此茶並將之名為“葛雷伯爵茶”。也有傳說葛雷伯爵依自己的喜好將不同的茶葉混合並加入具安定效用的佛手柑油而成Earl Grey Tea。
 另一說法認為“伯爵茶”此一名稱是當時英國茶商的宣傳手法,正當查理葛雷伯爵就任英國首相,茶商便對這種以佛手柑油調製的中國茶以首相之名稱呼,用以剌波消費者的好奇心與購買慾。 
 無論是滿清官宦贈予英國的禮物、伯爵親手調製或是茶商的商品宣傳,伯爵茶都已成廣為人們喜愛的調味茶。伯爵茶也因使用的基茶不同及佛手柑油的優劣,給予人們不同的評價。伯爵茶大都以口味較重的中國紅茶為基茶,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中國祁門紅茶,也有使用印度阿薩姆紅茶。將茶葉與柑橘提煉出的佛手柑油加以調味混合後,就成了伯爵紅茶。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份是普洱茶重要而迷人的特色,卻也是普洱茶難以入門的原因之一,本文簡單介紹分辨普洱茶年份的幾個方法。

  • 蓬鬆度與耐泡度:不同年份的茶餅可藉由按壓茶餅的蓬鬆度判斷年份,5年以上的茶品會較新茶膨鬆。茶品經過陳放後發酵作用,會使茶品茶質釋出,越陳越香越耐泡。
  •  
  • 聞氣味:呵氣深聞茶餅。三年內的熟茶應仍殘留渥堆味,五年以上則可能消退。新製生茶則草菁香氣濃,炒菁煙味也比陳茶濃,陳年生茶則會帶陳香。出現雜味則表示茶品存放得不當或者帶有倉味則屬濕倉茶。
  •  
  • 看外觀:細看茶葉條索顏色。老熟茶為棕紅色;年份越久的生茶顏色越深,再由綠漸轉為黃色或棕色。
  •  
  • 鑑湯色:紅酒般的湯色是老茶的標準色,三年內的茶品茶湯較渾濁,老茶湯色相對越透亮。熟茶由棕色越陳越紅,而生茶則綠越陳越黃,十年以上湯色更轉紅。以品鑑杯鑑定,老茶耐泡度遠勝新茶,老茶出湯甚至超過20泡。
  •  
  • 品口感:越陳越香,越陳越醇。
文章標籤

不加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